蒙古族的八大乐器
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蒙古族的八大乐器有哪些,欢迎参阅呀!
蒙古族的八大乐器有哪些
一、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主要种类分为中、高、低四胡。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二、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两种。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一带流传,因其年代久远,所以在当地牧民中影响很大。一般十二根弦筝用于宫廷或庙堂,十根弦筝流传在民间,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
三、火不思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火不思一词为土耳其共和国语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均为蒙语音译,即琴的意思)。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
四、口琴
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五、胡笳
胡笳HúJiā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另有同名人士,演员和作家,下面分别详细介绍。胡笳又称潮尔、冒顿潮尔。管身木制,管长58、5厘米、管径1、8厘米,下部开有三个圆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设簧片。
六、托布秀尔
托布秀尔,新疆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是中国北方古游牧民族,托布秀尔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音色优美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喜爱,在新疆蒙古族中流传的十分广泛。在民间喜庆的集会上弹奏“沙布尔登”以外,也可以演奏单独供欣赏的乐曲,还可用来为民歌和《江格尔》等说唱长诗伴奏。
七、胡琴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八、马头琴
马头琴(mǎtóu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蒙古族安代舞的历史渊源
安代舞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东部地区,起源于一种宗教性舞蹈,用来祈求神灵庇佑,祛魔消灾,解除病痛。过去以唱为舞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艺术特色,是蒙古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明末清初,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舞蹈安代舞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地区兴起。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是草原文化的标识性品牌和蒙古族引以为豪的舞蹈奇葩。在内蒙古,逢年过节、庆祝丰收、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20世纪50年代后期安代分为“传统安代”和“新安代(安代舞)”两种,新安代是传统安代社会发展的演变,是以娱乐为目的并且具有审美性的歌舞艺术,是蒙古族舞蹈艺术形式中保存最完好历史最久的舞蹈。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和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安代舞也从“传统安代”中剥离出来。安代“博”成为了民间艺人,安代也成为了真正的舞蹈艺术。置于早期安代场子中央的木杆或断车轴不见了,因此人们不再面向圆心围着圆圈跳舞了。安代的道具由以前的铃鞭、毛巾、裙襟发展成了红色的绸巾(现今发展成为黄、绿、粉等多种颜色)。“安代舞”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自娱形式。
从20世纪50年代后,安代舞摆脱旧俗的桎梏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活动。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着审美升华的努力并使之走向舞台。再加上研究者深入实地,对传统安代进行搜集整理和舞蹈编导们不断的汲取民间养分并大胆创新实践,使安代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从1957年额尔敦巴拉老艺人把“安代”作为歌舞艺术节目搬上舞台后,受到大家的关注。大批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实地考察,向老艺人拜师学艺,学习“安代”的歌舞艺术。自1957年以后,“安代舞”就像雨后的“春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1958年额尔敦巴拉老艺人将“安代舞”跳到了北京,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1959年8月“安代舞”走出国外,受蒙古国邀请参加“中蒙友好岁月”,并表演了《安代舞》。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代表性的表演形式,从多人跳安代舞缩减成了双人安代舞《喜讯》。
蒙古族搏克运动的规则
蒙古族搏克,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当下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搏克比赛规则
搏克是自然界和社会竞争的必然产物,在吸收借鉴自然界和前人的基础上而成,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按传统民族习惯,搏克编排赛程的编排需有名望的长辈编排数,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比赛统一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
比赛前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双方交手时唱战歌、跳战舞出场,让自己显得有气势。之后各施展绊、甩、拉、扑等技巧以制其胜。比赛时不得抱腿、故意做危险动作。只能脚掌着地,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搏克运动比赛规则简易,不受体重、年龄、时间的限制。所以,搏克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能让观众轻而易举的观看和分析比赛状况,将观众都带入比赛的氛围中,具有普及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搏克服饰文化
据古书记载搏克最初无具体、严格的着装要求。多为裸体,都是赤手空拳,选手腰间系一腰带,无多余设计和装饰。当下的搏克有自己独特服饰,不同的款式供选手挑选,但都是严格按照上身穿帆布或牛皮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的传统要求制定,蒙古族称其为“召格德”。下身穿较宽松的摔跤裤,外面套绣有花卉和动物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
胜者脖颈上套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是搏克手获胜次数的象征,水平越高绸条越多。搏克在服的图文设计和款式挑选是能按照选手想法设计,也让每一位搏克选手身上的图案风格各样,不再是以前的单一设计。
搏克民族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多才多艺,富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民族,在搏克赛场上双方交手时要高唱战歌来提高自身气势,周围的人以鼓奏乐助威、颂激励的词给他们加油助威,让他们保持这样激情悠扬的“乌日亚”赞歌声中进行,激动的现场无不体现出浓厚的蒙族文化艺术气息。
蒙古族的马奶节习俗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一天。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
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马奶节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马奶节的前两三天主人专请周围的训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后套抓所有的小马驹并栓在牵绳上,开始挤马奶制作马奶酒。
马奶节的那一天,在拴马驹的牵绳右上方铺白毡,上面的方桌上有羊背,奶食等食品,桌前放一个装满马奶的木桶,木桶两耳上各系一个哈达,旁边摆放木勺和套马杆等。
马奶节仪式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九位骑士从牵绳骑上马来到蒙古包门前,主人用银碗献鲜奶于骑士,骑士品尝鲜奶之后顺时针方向统蒙古包一周再次来到拴马驹牵绳旁,用套马杆抬起装满马奶的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把马奶抛向空中),祭祀天地神灵,主人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众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选拉礼。
然后众人聚会畅饮马奶酒,庆贺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马奶营养最为丰富,马奶制作的齐格(马奶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对胃肠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蒙古牧民自古非常重视和喜欢饮用马奶。挤马奶又是一件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马群为远食性牲畜,其活动半径为几十里至几百里范围内,挤马奶从早到晚进行三至四次,所以往往需要牧户们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此项工作。这样马奶节不但隆重而且成为群众性的集会。
蒙古族敖包节的风俗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
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时正值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祀的。
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几十里、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带着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赶来敖包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
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
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投布鲁、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灵,尔后又包括祖先的神灵。总之敖包成为神灵所栖之场所。敖包成为某一氏族,某一苏木、某一区域的保护神。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峰岭高处,积乱石成冢,名鄂博,谓神所栖……"纪昀《乌鲁木齐杂记》云:"鄂博者,累碎石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