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百科 > 人文百科 >

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

时间: 嘉欣 人文百科

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又是谁的呢?不晓得朋友们都知道吗?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简介),欢迎参阅呀!

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

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简介)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公元189年5月15,皇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幼主即位后,朝政大权掌握在其母何太后以及母舅何进手中。

何进在诛杀蹇硕之后,想要一举把宦官全部歼灭,便召当时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要求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皇宫之内便发生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厮杀,刘辩母子不得已出宫避难。董卓率领部队进京,远远望见宫城起火,便知道已经发生了变故,立即快马加鞭到达京城西,听说少帝就要回宫,便和大臣一起去迎接。刘辩看到董卓率领的大部队,吓得哽咽,随后董卓上前与刘辩交流,刘辩吓得说话吞吞吐吐,而陈留王则对答如流,心下暗暗地有了立刘协为帝的念头。

回宫之后,董卓权倾朝野,在崇德殿前逼迫何太后写下了废帝诏书。公元189年9月28,汉少帝刘辩被废为弘农王,刘协登基是为汉献帝。在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被董卓以毒酒杀害,时年十五。

汉少帝刘辩即位的时候灵帝驾崩,史称汉少帝,因为汉少帝在位时年纪很小,实权便掌握在垂帘听政的母后何太后以及自己的母舅何进大将军手中。本来灵帝是欣赏王美人的孩子也就是刘协的,只是灵帝碍于何氏的实力,便一直没有立太子。直到灵帝驾崩,何太后与何进联手将刘辩扶上皇位。可是野心勃勃的何进又怎么会甘心只做一名大将军,汉少帝怎么死的其实不关自己舅舅何进的事,但又因何进而起。当时何进想要杀掉宦官独自称皇,可是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找来了宫外的董卓帮忙。而何进在董卓未来之前就死于宫乱,汉少帝跟随何太后逃亡,路上就遇到了董卓。汉少帝怎么死的也就与董卓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董卓在看到少帝和陈留王刘协之后,就觉得刘协才是个帝王之才。董卓入京之后,便自立为司空,掌握了大半个朝廷的实力,同时董卓很清楚朝野之上并不是很多人都服自己。于是董卓便有了废立大计,废黜汉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汉献帝。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

东汉末年,最乱的时候,地方割据势力多达11股,他们分别是:袁绍、韩遂、曹操、刘备、张鲁、张绣、袁术、刘璋、刘表、孙策、士燮[xiè]。

当时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郡、县三级,全国共有13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州下设郡,共有158个郡,郡下设县,共有1190个县。

在这11股割据势力中,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是最强的一股势力,而袁术虽然只占了一个淮南郡,但也是一股势力。那么,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如此大乱?为何会出现如同春秋战国时间那种群雄割据呢?

东汉末年之所以出现如此大乱,主要是有以下这五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上州牧只手遮天

东汉的地方行政机构沿袭了秦汉以来的郡县两级,郡之上设有州,只不过,州开始仅仅是个监察单位,州刺史只负责考核郡守和县令的政绩,既无政权也无兵权。

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史称“废史立牧”。把州设为郡县之上的更高一级行政单位,设置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比如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以刘虞为幽州牧等。这些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只手遮天,结果就是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二、经济上豪强富可敌国

东汉的经济制度可分为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随着东汉末年天灾不断,粮食大量减产,小农经济濒临崩溃,土地兼并和人口依附加剧,穷人越来越穷越来越多,而富人越来越富,诸如袁绍、袁术等豪强富可敌国,遂逐渐形成割据。

三、军事上军事强人拥兵自重

东汉末年,狼烟四起,西有羌族叛乱,东有黄巾起义,北有匈奴侵扰,东汉朝廷无力用中央军平叛,只得将军权下放至地方,使得一批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拥兵自重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

四、思想上宗教领袖一呼百应

东汉末年,由于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不仅无法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人们的医疗问题,老百姓们只得求助于宗教。

一些宗教领袖便以治病救人为号召,广招信徒,一呼百应,如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第三代天师张鲁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

东汉时期买官现象介绍

东汉的衰亡和覆灭,除了天灾人祸以外,很大程度上要追究到桓帝和灵帝这两个皇帝身上,这是中国古代较腐败黑暗的王朝之一。灵帝刘宏直接把买官卖官推上了历史风口浪尖上。

灵帝喜欢文学和艺术,诗词歌赋也是有的造诣,著有《追德赋》、《皇羲篇》、《招商歌》和《令仪颂》等作品(这一点还好)。灵帝对建筑艺术也是颇上心,甚至还研究起了自来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可灵帝毕竟是皇帝啊,总揽大局,关注天下兴亡才是正道,这些活交给大臣和能工巧匠去办不就好了嘛?

可灵帝不这么干,他把朝廷的权利给了外戚和宦官。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在当时本来就已经天灾人祸、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朝廷上下都需要钱,灵帝想要办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要钱,于是董太后和常侍们教唆灵帝打起了卖官的主意,而且是公开招标,明码实价的去卖。

官位的价格,是根据官职大小和年俸1比10000的比例来的,地方官是朝官的两倍,县官的价格则要看地区。比如想要做个四百石的小县令,你就得花四百万。如果想要做司徒、太尉和司空这种位列三公的职位,那除了相应比例的价格以外,还要额外支付一千万。

你以为官职买下来就可以了吗?没那么容易!等你被任命,正式上任的时候还得交钱,这时候需要交纳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钱,当然这个价格还可以协商。

东汉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

一、生产工具

东汉雕塑—汉光武帝陵石辟邪 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它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

据记载,汉献帝末年,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可见水碓在当时已经普遍采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更高。考古发掘还不断有陶风车、陶磨盘模型出土,都说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

二、灵渠水利

在各地发现的东汉墓葬里,经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闸门。汉灵帝时,宦官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翻车和渴乌,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东汉时期,不仅修复和扩建了许多已堙废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如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时堙废。东汉初,邓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又不断加以扩建。汉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渠道,开垦良田三万多顷。又如下邳徐县北的蒲阳陂、庐江的芍陂、会稽的镜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

东汉前期,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太原、赵、魏及河西、江南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黄河的治理,更是当时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仪渠,并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河、汴分流。黄河受两堤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三、牛耕技术

东汉石辟邪 牛耕技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当时,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乡东汉墓中的农牧壁画。陕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内蒙古、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和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迅速推广。

汉朝农业耕作方式

区田法(section-field programme) 是指汉代推行的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

区田法具体做法,首先是深挖作“区”(音欧,意为地平面下的洼陷)。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即开沟点播和坑穴点播,沟或坑就称为“区”。开沟点播的规范作法是将长十八丈(汉一丈约当今六尺九寸四分),宽四丈八尺的一亩土地,横分十八丈为十五町。町宽一丈五分,长四丈八尺。町与町间有宽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竖挖深一尺、宽一尺、长一丈五分的沟﹐作物即点播在沟内。坑穴点播是在土地上按等距离挖方形或圆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浅、方圆、距离、随作物不同而异,作物即点播在坑内。开沟点播用于种植禾、黍、麦、大豆、荏(苏子﹐一种油料作物)、胡麻。坑穴点播用于种植粟、麦、大豆、瓜、瓠、芋。深挖作区的作用同甽种法和代田法一样,有利于防风防旱,保商保肥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其次,区田法须点播密植。如种粟,开沟点播是每沟内种粟二行,行距五寸,每汉亩合一万五千馀株,折合市亩约为二万三千馀株。坑穴点播种粟各小区(坑)下种二十粒,一亩三千七百区,合七万四千株,折合市亩约十万六千馀株。再次,区田法须播前溲种(以肥料和可以防虫的物质处理种子)和在区内施用重肥,如粟、麦、大豆等每小区(坑)要施好粪一升,瓜每小区要用粪一石。最後,区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商和灌溉。区田法不仅适用于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于坡地和荒地,有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区田法可大大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但由于这种耕作方法技术要求高,又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汉代及以后的封建社会各个时期中,只作为小面积丰产试验的特例而存在,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普遍推广。

代田法亦称“代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

《汉书·志·食货志》载“过能为代田,一畮(亩)三甽(垄沟)。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即把耕地分为甽(小沟)和垅,甽垅相间,一亩可容让三圳三垅,然后第一年可将种子播种在甽底,第二年就将原来的甽改为垅,垅改为甽,然后继续在甽底播种,就这样每年都轮换,所以叫“代田”。“代田”的播种方法据《汉书·志·食货志》所记载“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言苗稍壮,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简单的说就是将种子播种在小沟的底部,以此可确保种子在小沟中不受风吹雨打的威胁,并可确保水分充足茁壮的成长,然后等到种子长成幼苗后,就可以将垅上的土和杂草给锄到小沟里,以此可以让幼苗的根部更好的发育。之后等到夏天的时候,垅上的土差不多已经被锄干净,也就意味着垅和小沟差不多已经是一样高的位置,这样也就意味着农作物的根已经扎得得很深,借此农作物即可抗风、抗旱,亦可保护农作物不会倒。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