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百科 > 历史百科 >

唐朝定都长安为何又定洛阳为东都

时间: 嘉欣 历史百科

知道吗?唐代的东都,是同样历史悠久的洛阳市,作为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长达四千年的历史以及与西安同样的十三朝都城,让人惊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唐朝定都长安为何又定洛阳为东都(什么原因),欢迎参阅呀!

唐朝定都长安为何又定洛阳为东都

唐朝定都长安为何又定洛阳为东都(什么原因)

唐朝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朝代。自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以来,唐朝不仅用很短的时间搞定了内部的叛乱,迅速统一了天下,在中华大地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还在建国后的不久就敢用兵攻打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灭了_厥、高昌和吐谷浑,打跑了西突厥,又和西南的吐蕃搞好了藩属关系,打下了比汉朝还要大的疆土,让后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更以唐人为荣!

那么,唐朝为何要定都长安,随后又把洛阳当作都城呢?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吗?唐朝统治者定都长安和洛阳的时候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唐朝和北周、隋朝一样,是关陇贵族在关中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不仅有着一定的政治延续性,还是关陇集团操作的必然结果。作为同样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李渊来说,定都长安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所以,刚刚登基称帝的李渊绝对不会傻到放着离老家那么近的一座完整无缺、历史悠久的长安城不用,再跑到其他地方重新建立新的都城!

况且,李渊手下的不少文臣武将都出身于关中地区,也不想离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更想在故乡衣锦还乡!所以说,在李渊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强烈要求下,定都长安是非常英明的举措,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对于长安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再一一解读了。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更让长安在群雄并起的隋朝末年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放眼当时的天下,有什么地方比得上长安更适合当新王朝的都城呢?

至于定都洛阳,那是武则天这位伟大女皇的杰作。由于长安处在唐朝统治的关陇贵族的包围当中,所以,武则天很是不爽,就是要换个新的首都。由于武则天改朝换代,把唐朝变成了周朝,自然要换新首都了。在综合了各种考虑以后,武则天觉得还是洛阳好,因为定都洛阳既可以监视关中地区的一举一动,还能逃离关陇贵族的包围,又能对全国地区进行很好的控制。于是,武则天就定都洛阳,又对新王朝的官职进行了变动,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手笔啊!

既然有了长安和洛阳这两个首都,后来的唐朝统治者也就没有更改前人的决定,干脆就用了两个首都,也不再做任何的变动了。这样的两都制度一直存在着,直到唐朝灭亡,对后来的影响很大。比如,明朝参照唐朝的例子,就用了两个首都,北京和南京。

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疆域有多辽阔

漠南漠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_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西域

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唐朝廷对葱岭以西中亚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的西域。

790年以后,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辖地区。

东北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西南

开元二年(714年),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

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开元十七年(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圌军”。

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西南云贵高原,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唐朝礼仪文化简介

叉手礼

在唐朝开始流行使用,并且沿袭到宋朝,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上峰高管对底下官员派发任务的时候,下属官员需要行一个叉手礼,然后嘴上要回复一声:“喏”,跟现代的:“是”一样道理。此喏非唯唯诺诺的诺音,正确念法是“惹”。估计是想表达下官也惹了这事情。近期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出现过这种唐朝的“叉手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递名刺

唐朝由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子民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开始频繁。此时有身份的、有职务的唐朝人就会叫人专门制作一种象征自己的身份跟职业的身份牌,叫做“名刺”。而该种重视礼貌的礼仪,一般成为唐朝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前去别人府邸拜访,下人不认识来者,又不能直接放其进去,于是来访之人就递上一张名刺,让下人传给主人,主人看后就明白,来者是谁了。

另外,有的书生为了让监考官注意自己的文章,于是也会经常给对方递名刺,以便留下深刻印象,让对方多关照自己。话说,当时有一位卢杞的书生,此人为了把自己推广出去,就每天背着几百张名刺混迹各种场所,凡是遇见有权有势之人,就上前跟人家互递名刺,最终通过此方式,结识了一个监考官员,使得他在科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还以此成为了朝廷命官。看来自古到今,递名片这种礼貌交际方式确实很重要。

另外在唐朝在穿着方面也十分讲究各种礼仪,当时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较为发达时期,文化跟艺术等领域都比较繁荣昌盛,因此唐朝服饰也非常注重地要体现出传统礼仪。

唐朝男女衣着穿戴礼仪

平时唐朝男子一般都会穿圆领款的袍衫,同常为圆形衣领、袖子跟衣襟拼接。而朝廷的文官们则要穿长到脚部的袍衫,武官们则穿长到膝盖下的袍衫,这跟现代的西服差不多,几乎是人手一件。每当唐朝有什么喜庆节日,或者盛宴,全朝人都会穿着袍衫出席,其包括了皇帝、文武百官、普通百姓等。而如果不穿袍衫,则是一种有失礼仪的表现,很容易被唐朝人看成是异类。

唐朝花钿的由来

古装剧中很多女子额头、眉心间都或绘或贴一个花钿,使她们多了一份风情,将她们映衬得更加动人,可以说花钿是古代女子妆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花钿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有关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秦始皇时期,战国楚墓中的彩绘女俑脸上亦有阶梯状的三排圆点。花钿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到了宋代,淡雅之美兴起,浓艳风格的花钿逐渐失宠,至元代,花钿终于淡出了女子的妆台。

民间传说总是比历史来的有趣些,关于花钿的传说,最动人的要数“梅花妆”了。据《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年正月初七倦卧于含章殿下,殿前一株梅树,风起花落,一朵梅花正好粘在寿阳公主额前,无论如何都揭不下来。三日后,梅花被清洗下来,寿阳公主的眉心却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中女子见寿阳公主眉心烙上梅花印更加美丽,争相效仿,剪梅花贴于额头,“梅花妆”便是由此而来。

关于“梅花妆”,唐朝有另外一种传说。据说,武则天将上官婉儿视为心腹,整日让上官婉儿伴随左右,甚至在与情人张昌忠谈情说爱时也丝毫不避讳她。时间一长,上官婉儿被张昌宗的美貌所惑,与之私下调谑,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大怒,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并且要将上官婉儿处死,张昌宗替其跪求,才得以赦免。

因为额头留下一小块疤痕,上官婉儿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遮掩,谁知却衬的上官婉儿愈发娇媚动人。宫人皆以之为美,开始在前额点红效仿,“红梅妆”成为流行。

花钿除了可以贴于眉间之外,还可以贴在颊边酒窝处,称之为面靥。面靥起源于后宫妃嫔,最开始的时候是用在酒窝处点面靥来告知女官自己来了月事,女官看见后就将其排除在侍寝名单之外。后来,面靥妆逐渐演变成一种妆容。

唐朝官员放假规定怎么样的

第一,旬假

从字面很好理解,也就是我现在说的双休日。唐朝的所有公职人员,没隔十天就有一天的休假,因此被称之为旬假。在唐高祖、唐太宗时期,这个制度如同虚设,一直到唐高宗时期,这个制度才被正式的批准,官员可以在旬假的日子,不用上班。这个方位可是十分的广的,不仅在地方上流行,就是朝廷大员,在这几天也可以不上朝的。

第二,节假

这个就比较重视了,在唐朝时期,除了比休的日在之外,在一些特别的节日,官员也有假期享受的,比如新年、春节、清明。按照唐朝制度,春节、冬至两个节日,官员有七天的休假,寒食、清明各自放假三天,夏至、腊日也有三天的假期。

还有更多类目繁多的假期,比如四月八日,释迦牟尼的诞辰,要放假一天,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也要放假一到三天,皇帝的生辰,自然也要放假三天庆祝等等。

第三,田假

这个很好理解,那就是农忙时期,比如小编这种八零后,就享受过农忙的假期,一年2次,足慰平生,主要是针对学生。可是在唐朝时期,农忙的时候,官员也是可以放假的。

第四,授衣假

这个假期有点意思,在唐朝的时候,一般到了九月的时候,就会放十五天的假,因为冬天将至,让官员为过冬做一些准备。

第五,祔祭假

这个要着重的说一下,这个假期,主要是针对祔庙、改葬、祭奠专门设立的假期。唐朝有明确的规定:朝廷九品以上的官员,私家祭祀可以拥有五天的假期,如果祖宗迁坟改葬,朝廷给予20天的假期,其余简单的丧事、祭祀,按照路程的远近,血缘的亲属,会给予一天到二十天不等的假期。

第六,探亲假

朝廷律法规定,所有的官员,只要离父母三百里以外,每三年可以给30天的省亲假,每五年会给15天的假期,让官员回家祭拜祖先。

第七,冠假

唐朝时期,比较注重这个利益,当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就要举行加冠礼,想周围人证明,已经从一个孩童成长为大人。唐朝时期,官员家中的子女,举行加冠礼,可以享受三天的假期,如果是亲属的子女,也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

第八:婚假

如果官员自己结婚,朝廷会给予九天的假期,如果是子女婚假,会给五天的假期。有时候,还会按照功劳的高低,额外的给予五天到一天不等的假期。

第九:丧假

丧假的规定比较多,父母去世则必须丁忧解除职务,服丧三年。这个要是说起来,就相当的复杂了,简单的说一下,只要和你有关系的人去世,都可以得到假期,比如老师去世,可是得到三天的假期,配偶、子女去世可以得到20天的假期,五服以内亲友去世,按照功劳也可以得到一天到五天的假期。

第十,装束假

这个假期就很有意思了。唐朝法律规定,哪些远派的官员,在到任之前,朝廷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也就是所谓的装束假。这个和路程的长短有关,比如千里之外,可以得到40天的假期,二千里之外,可以得到六十日的假期,四千里之外,可以得道七十日的假期。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规定,所有上任人员,如果在假期之内上任,还有特别的奖励。

第十一,临时请假

这么多的假期,总体上也囊括了全部,可是还有一种例外。那就是亲朋好友生病,按照礼节必须探望,朝廷也允许官员,临时的请假。

153